摘要:照片中穿著各個朝代服飾的青年,一字排開在韋曲南站等待地鐵。在唐代韋曲這個地方是世家大族韋氏家族的居住地,所謂“城南韋杜,去天尺五。”說的便是韋、杜兩個家族的身份顯赫。
照片中穿著各個朝代服飾的青年,一字排開在韋曲南站等待地鐵。在唐代韋曲這個地方是世家大族韋氏家族的居住地,所謂“城南韋杜,去天尺五。”說的便是韋、杜兩個家族的身份顯赫。
著名作家馬伯庸在轉發這條微博后,又發了一條微博,表示自己才反應過來 “上一條里的韋曲南站,是‘韋曲杜陵’里的韋曲啊!長安城南,明德門外,皇子陂西,長安人行樂之勝地,和啟夏門外的杜曲正好夾著一個少陵原——號稱‘城南韋杜,去天尺五’。杜甫有《奉陪鄭駙馬韋曲二首》,劈頭就是兩句:‘韋曲花無賴,家家惱殺人。’當年不懂,楞讀出殺氣來…”
網友“木de易”則建議,大家可以搜一下大長安地鐵各站的圖標,龍首原、大明宮、安遠門……“讓你感受什么叫漢唐風韻,十三朝古都,此生不負。”除了感嘆穿越和歷史悠久之外,一些網友也希望漢服可以在未來更加的普及,不再被當做奇裝異服。
據了解,這些青年中有一位名叫Jones的德國人。因為熱愛中國文化,他加入了西安本地的一個漢服圈子。這張照片是他參加西安地鐵的一次拍攝活動時留下的,他將照片發到了國外的社交網站上,隨后被本地的網友轉發到微博上,很快轉發數便突破了一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