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華美兮漢服,長歌兮端陽,昨天是傳統端午節,漳州琉璃漢服社的成員再現端午過節禮儀。系五彩繩射五毒投壺,一系列古老的活動一一為市民展現,感受先人過端午的氛圍。
漳州琉璃漢服社古禮祭屈原系五色繩射五毒 體驗傳統端午節
華美兮漢服,長歌兮端陽,昨天是傳統端午節,漳州琉璃漢服社的成員再現端午過節禮儀。系五彩繩射五毒投壺,一系列古老的活動一一為市民展現,感受先人過端午的氛圍。
昨天下午4點,祭祀屈原典禮開始。漢服社的成員一人撫琴,一男一女分別扮演主持祭祀的“主祭”和“主獻官”,另外兩人扮演“司獻”,負責協助祭祀。
在“贊禮”的主持下,成員們分別完成了“奠幣”、“搢笏”、“盥洗”、“斟酒”、“上香”等一整套祭拜的禮儀。
祭屈原結束后,一系列端午的活動讓市民體驗了傳統端午味。
首先是投壺,參與的都是小朋友。在一個瓶口不大的壺前,小朋友要把竹簽投放到壺中。漢服社成員出云介紹,古人投壺用的是箭,壺口非常之小。投壺是從古時射箭禮慢慢演變過來的。古代士大夫宴飲時,會選擇投壺這個游戲助興。這個游戲在古時可是絕對的“貴族運動”。
會場另一邊也排起長龍,等著玩射五毒。按照傳統說法,五月初五是毒月毒日,是蛇、壁虎、蝎子、蜈蚣、蟾蜍五毒出沒的日子,人們把其圖像畫下來貼在靶子上,用弓箭石子射打表示驅逐五毒的意思。
和射五毒有相同寓意的,還有系五彩繩、沐蘭湯、點雄黃。系五彩繩是用五種顏色繩子纏繞一起帶在手上能保佑平安防五毒,在端午后的第一場雨后摘下放入江中,寓意把五毒驅逐。
沐蘭湯是用艾草沾水,灑在人們的身上,點雄黃是把雄黃點在孩子的額頭中間或是成年人的手臂上,同樣是去除病害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