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日上午,石塔社區聯合揚大二幼的外國小朋友和家長,開展了一堂別有風情的端午文化課。來自埃及、英國、美國等國的十多名外國小朋友及家長穿上特制的漢服,跟著社區大媽們一起學習包粽子、劃旱龍舟,感受中華傳統端午文化。
昨日上午,石塔社區聯合揚大二幼的外國小朋友和家長,開展了一堂別有風情的端午文化課。來自埃及、英國、美國等國的十多名外國小朋友及家長穿上特制的漢服,跟著社區大媽們一起學習包粽子、劃旱龍舟,感受中華傳統端午文化。
“先將粽葉卷起來,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石塔社區大媽韋華麗一大早就來到活動現場,教外國小朋友及家長學習包粽子。“為什么要在粽葉里裹上糯米呢?”只有5周歲的reem來自埃及,她用一口流利的漢語向社區大媽們請教。得知這是為了紀念古代屈原而形成的傳統習俗,小姑娘睜大了眼睛,好奇地點點頭。reem是一位活潑可愛的埃及小朋友,來揚州已經兩年半了,她的父親科墨正在揚州大學攻讀獸醫學博士學位,小姑娘的母親夏曼也是揚大動物科學專業的一名博士生。
包粽子看似容易,但對于外國人而言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科墨告訴記者,他一開始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總是無法將糯米恰到好處地填充在粽葉里,他急得滿頭大汗,好在熱心的社區大媽們出手相救,科墨才算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個粽子。
同樣來自埃及的aly今年也剛滿5周歲,他才來到揚州一年半左右。雖然中文說得還不夠流利,但他還是在別人的幫助下完成了自己的粽子。看到自己的得意作品,aly開心地豎起V字手勢,和小伙伴們分享自己的快樂。“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除了埃及的小朋友及家長外,來自英國、美國等國家的外國友人也加入包粽子行列。
除了包粽子,劃龍舟也是端午節的一大習俗。但因為場地有限,昨天,上演了一場室內劃旱龍舟比賽。比賽現場放置著兩個木板制成的旱龍舟,想讓龍舟“動起來”,只能由參賽的2人一起“人力驅動”。比賽開始后,外國選手和中國選手一起,配合著向終點出發。比賽結束后,每個中外小朋友以及家長都在胸前佩戴鴨蛋簍慶祝端午。大家都表示,過了一個特別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