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千字文》、《三字經》、《楚辭》、《詩經》……隨著一曲《高山流水》的音樂緩緩傳來,大學生們排成弧形狀,手捧古書,朗誦詩文。
昨日是“世界讀書日”,浙江財經大學的30位學生統一身穿漢服,到錢塘江邊開展朗誦國學經典活動。
《千字文》、《三字經》、《楚辭》、《詩經》……隨著一曲《高山流水》的音樂緩緩傳來,大學生們排成弧形狀,手捧古書,朗誦詩文。
“當代大學生不僅要熟讀國學經典,更到擔負起傳播國學文化的責任。我們誦讀古詩詞,目的就是引起周圍人對國學的關注,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播,讓經典價值深入人心。”活動負責人周春秀說。
當周春秀發出這個倡議后,很多同學都積極參加報名,但為了現場的秩序,最終確定了30個名額。
活動中,他們還準備一些書,收羅從先秦到唐宋元明清的經典文學篇目,免費分發給過路行人。
“大學生在傳承中華優秀文化中要發揮重要作用,讀書不僅是學生的事,也是全社會的事。當看到路人拿著書認真翻閱,有的甚至駐足跟著一起朗誦時,我深刻體會到此次活動的意義。”市場營銷專業大四學生盧芳說。
此次活動是浙江財經大學“讀書節”一部分。自2006年開始,學校每逢四月都會舉辦為期一個月的讀書節系列活動,至今連續舉辦了十屆。
本屆讀書節以文學經典詩經、唐詩、宋詞及明清小說為主線,分為讀經典、繪詩經、文唐詩、書宋詞、聽明清等板塊。學生通過朗誦、讀后感、書法、漢字聽寫比賽等形式,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加深對傳統文化的了解。
“要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廣大學生,豐富其精神世界,使大學生成為國學經典的守望者和擔當者。”浙江財經大學圖書館負責人張老師說,“大學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過分強調專業教育會導致人文知識的缺失。用豐富的國學經典充實學生的內心,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敬禮,更是高尚人格培養的重要途徑。”
此外,學校還開展“圖書漂流社”活動,鼓勵學生把讀過的好書捐出來,在指定地點交換書籍或低價出售,其中一部分還將捐給貧困兒童。
“好書就要大家一起分享,不僅降低讀書成本,還可以讀到更多好書。”人文學院大二學生陳珊說,她曾在讀書交換活動中低價購買到一本自己心念已久卻早絕版的書。
每屆讀書節參與人數達數千人,如讀書征文吸引近五百余名學生參與、數字資源檢索知識技能競賽參賽人數200人以上,“我愛記詩詞”吸引了800人參加,“好書分享”活動得到5000多人次的投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