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昨日的活動中,除了舞臺上的漢舞、少年傳統射禮、花神祭等傳統文化活動外,還設置了親子兒童拔河賽、放風箏等環節,孩子們儼然成了活動的主角。
6歲的施佳圻穿著漢服放風箏
在昨日的活動中,除了舞臺上的漢舞、少年傳統射禮、花神祭等傳統文化活動外,還設置了親子兒童拔河賽、放風箏等環節,孩子們儼然成了活動的主角。活動主辦方之一的晉江市傳統文化促進會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寒食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現在卻慢慢淡出人們視線,活動中加入孩子們喜歡的各種游戲項目,可以讓孩子們在玩耍中體會中國傳統文化,讓文化代代相傳。
相關鏈接
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在冬至后第105日,清明節前一兩日。相傳寒食節源于紀念春秋時晉國介子推,介子推與晉文公重耳流亡列國,割股(即大腿)肉供文公充饑,文公復國后,子推與母歸隱綿山。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堅決不出,和母親一起抱樹而死。文公下令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寒食節在后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秋千、蹴鞠、牽勾、斗雞等風俗,后來因為寒食和清明離得較近,所以人們將兩者合在一起只過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