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講座中,朱軍介紹了漢服的由來與發展。到了互動環節,主持人請場下的同學試穿漢服。大一學生張志靜被選中,這是她第一次穿漢服,穿了一件襖裙,淺藍色的繡花上衣配著半白下裳長裙,亭亭玉立,清新自然。
中國江蘇網3月23日訊 3月21日下午,一場漢服、祭禮講座在海鹽博物館開講,這是“崖山忠魂·烈召千古”乙未年陸公祠祭禮系列活動的開篇,主講人為鹽城師范學院大三學生朱軍。3年前,他在學校成立了國色今人漢服社。
據朱軍介紹,“崖山忠魂· 烈召千古”乙未年陸公祠祭禮系列活動,是國色今人漢服社團今年以來第一次大型活動,3月25日(下周三)上午十時,將在陸公祠舉行祭禮,30多名社團成員身著漢服,在清明節前夕,對陸忠烈行漢式祭祀之禮。
講座中,朱軍介紹了漢服的由來與發展。到了互動環節,主持人請場下的同學試穿漢服。大一學生張志靜被選中,這是她第一次穿漢服,穿了一件襖裙,淺藍色的繡花上衣配著半白下裳長裙,亭亭玉立,清新自然。“以前對漢服的了解和大多數人一樣,只是知道而已,”張志靜笑著說,“今天穿上漢服,感覺比平時穿的衣服輕松多了,就是腰那里勒得有些緊”,聽了講座,張志靜對漢服有了更多了解,“好像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麻煩,主持人說我這身漢服能穿到講座結束,可是我好想把它留下來,所以,以后我可能會自己買著穿。”
下周三的祭祀之禮上,社團成員將要穿的明制深衣也在現場得到了展示:白底黑邊,一男生穿上后,顯得素樸莊重。“深衣的下裳裁成12片布料,代表一年12個月。最后還要戴上黑色首服,首服就相當于我們現在所說的帽子,這一套便是漢式祭祀禮服,”朱軍一邊幫學生穿衣一邊講述深衣的構造及意義。
秦躍是該漢服社團的成員之一,兩年前她加入漢服群,參與了多次活動,“去年我就畢業了,現在在建湖婦幼保健院做護理,今天休息特意趕過來聽這個講座,下周三的祭禮活動可能參加不了了,請不了假,有些遺憾,”秦躍說,自從加入漢服群,她最大的收獲就是以前不怎么過的農歷節日,如今也會過了,“就像 ,大家穿著漢服聚在一起賞花,我覺得很有意義,傳統的一些東西和現在的相比,多了一份韻味,漢服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