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水漢居的群主朱宵(網名“糖妞”)是一個28歲的“妹紙”,她與300多名年輕成員一同組成鎮江地區最大的漢服民間團體。喜愛漢服,穿自己民族的衣服,鉆研縫紉技藝,成為他們工作之余的一個美好追求。
為了要把漢服的影響傳播出來,“同袍”們想到在傳統節日里,通過開展民俗活動來弘揚傳統文化。社團中的兩名海外學子提議祭祀宗澤,一是京峴山有宗澤墓,二是欽佩宗忠簡公民族英雄之氣概。幾年來,公祭宗澤一直成為“山水漢居”每年堅持的重大活動。
端午公開活動從2011年7月開始,起初雖然人少、祭祀著裝也不統一,但基本都穿了漢服。后來,在有經驗的文化高手幫助下,他們考訂完成了祭祀流程、寫下祝文(祭文)、還嚴格規范了祭祀禮儀。現在,每逢祭祀活動,他們都開展得有模有樣,不但漢服式樣顏色統一,還有通贊、獻官、陪祭官等職位齊備的角色擔當,此外每次都有完善的祭文。(上圖為祭禮中獻官讀祭文的場景)
祭文典雅鏗鏘
漢服制作極大地鼓舞了朱宵,發揮了她動手能力強的特點,她畢業后根據興趣愛好,先后就職于兩家文化類公司。在如今武寧廣告公司,她漸漸成為嶄露頭角的“小能人”,浮雕刻繪什么的手工工藝都得心應手。最讓她自豪的是,前年武寧公司接到了裝飾宗澤紀念堂的任務,她當時想到了此前“同袍”高逸凡撰寫的祭文,千字長文有典雅古風,一字一句都鏗鏘有力,她和領導力薦,經征得建設方的同意,這篇文字被同意用在紀念堂內。
這個任務太讓人開心了。朱宵和同事們傾注心力,選用精致的木牌,淺刻了這篇《宋宗忠簡公諱澤文》文稿:“將軍奮絕世之勇,磁州首挫金銳,開德數敗敵鋒。東京留守,萬民賴以安堵;大河連珠,義勇為之云集。既挽狂瀾,又圖恢復,連兵河北,劍指黃龍”等字句,他們將此篇再加上清晰的抬頭和落款。就這樣,山水漢居的祭禮活動重要的部分幸運地、同時也深刻地留在宗澤紀念館中,同時也是在鎮江文史界留下了重重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