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女主持的衣服顏色好暗淡的感覺”“第一個節目,竟然在用古琴玩搖滾”“那個,上次出太平公主漢服故事視頻的男主也出現了”“呀,小鮮肉帥哥出現,抱住!”
作為這臺漢服春晚召集人之一的康嘉,在江西撫州的家中與小伙伴們,通過手機和電腦同時刷屏互動。“從2010年開始,我們每年都做。為這臺春晚忙活五個月了,通過網絡收集節目,編排、剪輯,制作上網。一幫人從未見面,但能為一件事情忙活,很快樂。”康嘉說。
在這群90后的眼里,節日必須高于生活,具有日常生活所不具備的一些特性。“平時穿什么,節日還穿什么,這樣的年能有什么味道。別的國家過節或日常都有傳統服飾,而我們有啥。看看吧,過年過節時,滿大街的人們穿的是什么衣服:西裝、夾克、套裝、羽絨裝、牛仔裝、休閑裝——平時穿什么,節日也穿什么,毫無二致。”康嘉感慨地說。
“咱們過春節時,衣服上最大的問題,就在于沒有特色,沒有民族性,沒有文化含量。”而今,“康嘉”們給大家提供了另一種選擇——漢服。“我們這群漢服同袍,希望通過漢服春晚,將漢服文化重新植入這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春節。我相信,漢服會走進更多人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