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寒谷春生,冬至新陽。今天是冬至,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古代祭祀禮儀,關注傳統文化節日,昨日,在蘭州市城關區雁灘公園內的五泉書院中,二十余名漢服愛好者...
12月22日電
據商報報道:寒谷春生,冬至新陽。今天是冬至,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古代祭祀禮儀,關注傳統文化節日,昨日,在蘭州市城關區雁灘公園內的五泉書院中,二十余名漢服同袍,精彩展示了一場傳統冬至祭禮。
據記載,周秦時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說,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祭禮是中國傳統最重要的禮儀之一,《左傳·成公十三年》記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可見祭祀與軍事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活動。此次由蘭州漢服愛好者們所展示的祭禮,無論是從漢服形制的選擇或是禮器的應用,都是以《儀禮》等古籍記載為依據,全程復原傳統祭禮的整個過程。”據一位現場的扮演者告訴記者:“我們組織的這個活動,再現了華夏民族對于龍圖騰的崇敬之情,活動分為就位、射箭祭天、八佾舞、迎禮、奠幣、初獻、讀祝、亞獻、三獻、飲福受胙以及拜送等十一個階段,全景展示華夏禮儀中祭禮的凝重與深邃。”
在祭祀活動結束后,這些漢服愛好者們還舉行了“鄉飲酒禮與筆會”這一活動。據了解,鄉飲酒禮在科舉出現之前,是古代選拔人才的一種重要形式,組織活動者們根據古籍記載整理鄉飲酒禮,去除原有呆板的禮教講述,以原有三酢酬為基礎加入冬至特有的民俗活動“執九九消寒圖”,以此再現“冬至之時,群賢必至,舞文弄墨,雅集成趣”的場景。在現場觀看了活動的一些老人則表示:“展示活動中有不少的內容,都是我們所不知道的,在這個‘洋節日’過的比我們傳統節日熱鬧很多的時代,應該讓更多人了解古代祭祀禮儀,關注傳統文化節日,保護歷史,彰顯人文。”記者了解到,在活動當天,這些漢服愛好者們還舉行了男子冠禮、射禮——箭陣展示以及周制婚禮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