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曲水流觴”一直是歷屆茶博會中獨以突顯漢文化的展位,取自王羲之書法遺作《蘭亭集序》中“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一句而選詞。茶藝是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文化,包括了選茗、擇水、烹茶技術、茶具藝術、環境的選擇創造等一系列內容。不同的民族...
12月18日第9屆中國(深圳)國際茶產業博覽會暨紫砂、陶瓷、紅木、茶具用品展(簡稱“茶博會”),在深圳會展中心1、6、9號館盛大開幕。本屆茶博會不僅是深圳茶人的年度盛會,更是亞洲茶業的經濟與文化交流盛會。
“曲水流觴”一直是歷屆茶博會中獨以突顯漢文化的展位,取自王羲之書法遺作《蘭亭集序》中“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一句而選詞。茶藝是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文化,包括了選茗、擇水、烹茶技術、茶具藝術、環境的選擇創造等一系列內容。不同的民族文化,也演繹出各種各樣的獨特茶道。
本次展會,馬來西亞茶道、韓國茶道、正覺禪修茶道、禪語茶道、閑著茶服走秀等一系列表演都在現場精彩上演。而韓國茶道正是在“曲水流觴”中進行展示,她和中國的漢服文化及中國茶道有異曲同工之妙,均講求寧靜雅致。
雖說茶道源于中國,可是祖先的茶道文化卻是在他的學生中做到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茶道演繹出了茶藝,這些學生就包括韓國和日本。若要說到異曲之處,韓國茶道講究“道”,禮節盡道,無論是器皿的擺放、煮茶工序還是最后奉茶,都是不緊不慢,甚至一塊抹布都要疊得方方正正;中國茶道更講究“茶”,茶的品種、茶器、如何品茶……都特別講究,中國人喜歡談資論道,休閑喜歡飲茶,談事情同樣喜歡飲茶,廣東地區還喝出了早茶和午茶。
韓服自朝鮮時期便流傳下來,不過韓服最早也是從漢服演繹而來。朝鮮民族單一,服飾區別不大,中國由于歷經不同民族統治,服飾也在不斷發生改變,具有代表性的服飾不止一種,所以難以形成韓國日本那樣單一的民族傳統服飾。漢、唐、清可以說是統治中國最長的三個朝代,因此漢服、唐裝也就成了現代得到最多認可的傳統服飾。隨著孔子學院在各大洲的建立,漢文化也被潛移默化地普及至全世界,漢服被世人重新審視,甚至有的民間漢文化學院一度提倡用漢服作校服,大有讓漢服“重見天日”,今朝再領風騷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