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怎樣打造一個經典好看的節目,話說組織或參加演出的機會太多人需要了,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了!
漢服同袍們最關注的漢服春晚已經在小年夜完美落幕啦!
話說除了鐵打的苗霖
春晚的2號釘子戶……
對,沒錯
那就是蕾蕾老師!
2016《華夏有衣,大美漢服》
2017《重回漢唐》
2018《情系宋詞》
2019《美哉詩經》
……
一部部經典漢服朗誦作品給同袍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蕾蕾老師常說的一句話:
每部作品會當成最后一部來打造
這是因為最后要呈現出這樣一部作品
真的有好多,好多,好多個艱難險阻啊!
接下來是蕾蕾老師親自撰寫的革命回憶錄《美哉,詩經》的創作過程
就是和大家分享一下
怎樣打造一個經典好看的節目
話說組織或參加演出的機會太多人需要了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了!
前言
做漢服朗誦9年了,從2016年起開始拍成視頻作品傳上網絡。作為沒有噱頭也沒有宣傳的純文化類自制小節目,能擁有上萬甚至上十萬的點擊并收獲好評,是我堅持的動力。
由于每個節目都有朋友問我音樂或文案模仿,今天把創作《美哉,詩經》的過程記錄下來,既是一個有意義的回顧,也希望自己這些小經驗能給更多人參考,也能一起加入創作隊伍,為弘揚漢文化共同努力!
拍攝篇
一、詩意少年特訓營
這是臺風山竹掃蕩過后的第二天下午,外面已經風平浪靜,但琴瑟漢式空間里小娃們卻熱火朝天地排練著。
二、鄭州博物院
上古文明開源地
出發啦!大家會迎來怎樣一段精彩的旅行呢?
到達鄭州博物院!娃娃們一掃旅程的疲勞,開啟了新的學習之旅。
這就是入選了《國家寶藏》的三件國寶哇!
婦好鸮尊、賈湖骨笛,云紋銅禁
三、焦作影視城拍攝
笑與淚伴隨的一天
參觀完鄭州博物院,大家坐車趕到焦作入住。剛放下行李,就抓著小娃娃們在酒店門口開始排練。
第二天五點就開始起來化妝,天剛亮我們就到達了焦作影視城。
因為訓練時間有限,有時小家伙亂動,加上經常被路人闖入鏡頭……拍攝進行的很艱難。一條一條地重拍,重拍,重,拍……
最后有幾個小寶貝都累哭了
,我只能一會惡魔一會天使,一會大吼一會賣命表揚……最后,小寶貝們還是笑著完成了拍攝。這里要給每一位同學表揚!記得老師說過的,辛苦很快就會過去,美好的鏡頭才是永恒!
四、清明上河園
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
結束拍攝后,下午我們驅車來到古都開封,游覽盛名遠播的清明上河園。被美景吸引了的小皮猴們玩得不亦樂乎。仿佛上午的勞累困頓和淚水完全沒有發生過……
五、大相國寺
第三天早上我們來到了著名的大相國寺,不過里面的人有點多,沒有停下來拍什么照片。還好,一下車等侯時趕緊拍了大合影!
在返程前我們還給小壽星劉子曰過了他的10歲生日~相信對于他而言,這一定是個極有意義的生日!
六、尾聲
因為是中秋,所以在返程的路上,我們還準備了以中秋為主題的詩詞問答活動。小朋友們一個個都化身小才子,背詩詞拿獎品。
到這里,小朋友們的中秋詩意之旅就結束啦!通過這次的旅行,同學們受益良多。
當然,《美哉,詩經!》的拍攝也順利完成!接下來就是整個作品創作過程,感興趣的小伙伴可千萬不要錯過哦!
創作篇
好了,現在就結合《美哉詩經》的創作過程,和大家分享一下怎樣打造一個類似的節目。
一、文案構思和寫作
先確定要表達的主題,然后確定文案。有現成的稿件是最好,如果沒有,可以這樣來:
1. 根據需要,先搜索符合風格的作品,再裁剪組合。比如這次《美哉,詩經》精選了5篇詩經原作。
2. 然后滿網絡搜索相關的美文,這次文案從三位作者的作品中精選了一些好句子
3. 根據節目時間取舍、豐富。人家寫的整篇,你要的是片斷,很難正好合適。也就是自己寫一些,借一些
修改、組合后就成功啦!
我做《美哉詩經》的文案,總時長應該在2天左右。包括選詩、試時間、算時間、刪選、撰寫、整合。
提醒:
標作者時要記得給借鑒過的作者署名??!
二、朗誦訓練和錄音
我排朗誦節目,以前會花大量時間在朗誦訓練上,但達到理想的效果真的需要很久。通過幾年的實踐,我摸索到一個好方法:先是讓孩子們花一點時間讀熟,然后帶讀錄音,再把剪輯好的錄音成品拿來排練。
因為有老師帶讀,孩子們的情感處理能夠完美得多。按理說沒有帶讀就會打回原型,但其實接下來會有大量排隊形的時間一直在聽錄音,跟讀,等隊形排完,孩子們已經完全熟悉了聲音處理的情感、語速、節奏,再稍加訓練就能讀得很好了。
這個小決竅可以節省至少1-2天排練時間。
錄音注意事項
1. 盡量一次性錄完?;蛘咄坏攸c的相同時間段錄。話筒和設置不要動,否則換了地點、場地環境,音質會不一樣。
2. 朗誦的內容會有很多句,如果一個字沒錄好又從頭開始那一個月都錄不完。因為幾個詞整哭萌娃的事我真沒少干,當然最閃亮的星就是這樣錘煉出來的。
所以先要說清楚,某個字沒讀好,請勿驚慌,淡定地把這一句重來就可以。
例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方”沒讀好怎么辦?把“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重讀就可以了。因為在AU(錄音和剪輯軟件)里,句和句之間的波紋區分明顯,后期剪掉錯的很容易。
不可以只補讀“方”字,因為斷過的句和字,語流不連貫,拼接會不自然。
為什么 “所謂伊人”也要讀呢,因為很多人剛讀的第一二個字有可能接不上情緒,甚至剛吞了一下口水、輕咳一下,都會影響發音。所以多錄的是用來浪費的。
3. 錄完的素材當場聽,有問題馬上重錄。聽時注意保持絕對安靜,否則小雜音小瑕疵當時聽不出來,但一安靜的時候就清晰了。重錄很麻煩。
4. 保存時不要偷懶,以前我偷懶直接按保存,系統自動編號是“音軌 1_021_1.wav”這種格式,等你剪輯時可會吃盡苦頭。那么多句那么多遍你根本找不出哪個是哪個。我現在會先把文案編好號,存的時候按“1關關雎鳩”、“2今天就讓我們”這樣的起名方法,剪輯時好找很多。
5. 為保錄音素材足夠,可以多錄幾條選擇。
初步訓練和錄音我大概用了四次,也就是約8課時。
三、音樂選擇和剪輯
我的朗誦、漢服展示作品極少用單篇配樂。因為我做的大都是組合作品,風格本來就變化明顯,根據文案內容用不同的配樂進行剪輯,才能更好地表達作品。
以前經常有人問我作品的配樂。有時會很難答。因為邊聽邊選,不知不覺就會把很多音樂拉進列表。最后用過哪些自己也記不清。
每段音樂一定要先聽,找出感覺合適的部分,再和朗誦合在一起試聽感覺。
因為近幾年一直被問音樂,加上現在版權意識越來越重要,《美哉,詩經》就特別留意,在正片后面附上了音樂名單并鳴謝作者。
當然,能從我這里吸取經驗的都不是專業人士。真正專業和商業的要求,可不是署個名就夠了。涉及到版權很麻煩的。但因為我做的這些都是非商業作品,一般沒有大問題。
當然萬一做得好就難說了,這次《美哉詩經》上漢服春晚,涉及到平臺直播,要求高很多,臨近播出時要求我們提供正式的《相和歌》音樂授權證明,可是口頭的容易,正規的走流程根本來不及??!只能痛苦萬分地把舞蹈部分裁掉了。以后有類似情況我一定早幾個月準備。
說回制作吧,剪輯工具我用的是AU。
1. 一首音樂截取部分時,在本來一段旋律結束處截斷聽起來才會自然。如果時間上實在不合適,用漸弱收尾;
2. 兩首不同的音樂要接在一起時,如果作品風格接近,可以用前面漸弱后面漸揚,部分交融的方法,如圖A。反之,作品相差較大,中間可以留短暫空白過渡才不會太生硬,如圖B。
3. 同一首作品剪短不一定是去前或去后,也可以去中間,只要你有足夠的耐心找準接口,可以完全聽不出斷點。
在琴瑟常調侃自己的一句話:一個不會做設計的剪輯師不是個好主持??瓤?。
我對自己音樂剪輯的水平還是很滿意的。絕對是業余里面最專業的。
剪輯軟件熟了后不止是剪音樂,我還會對學生錄音進行修音。因為兒童是有特有的兒童腔和念書腔,不經過長期訓練很難改掉,節奏、音調往往不對。但這個利用AU完全可以調整。
當然,這種類似于作弊(明星的歌就是這樣修出來的)的大規模修音,9年來我只用過2次,就是在兩所不同的學校接手第一批朗誦隊成員時,孩子們訓練很久都達不到要求,只能硬修。但每次到了第二年就不需要了,因為他們會在長期學習中找到語感。
《美哉詩經》的錄音合成、配樂剪輯我應該用了2個整天。
四、動作、隊形、舞蹈編排
這曾經是讓我很痛苦的事情。作為一個有聲語言愛好者我無法理解,朗誦就好好讀,在臺上跑來跑去干嘛?
人家合唱比賽從來都是安安靜靜站那,評委完全就聽聲音。
不過沒辦法,中國的朗誦藝術特別是集體朗誦跟合唱發展差了N次方。集體朗誦表演已經形成了視覺作品的要求,我也就漸漸屈服了。但至少我的會根據作品的內容和風格去編隊形和動作。而不是為了跑動而跑動,為了變化而變化。
如果對編導比較內行的老師,可能看得出《美哉詩經》的動作隊形編排和以前會比較不一樣(參考《重回漢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