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服主要由衣衫、裙、褲、袍、袴組成,發展至今已無階級、朝代之分。
漢服,又稱漢衣冠,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她不是單指漢朝的服飾,而是從黃帝即位至明末這四千多年中,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變的禮儀衣冠體系。
漢服的形態流露出華夏民族和諧端莊、天地人和、飄逸流暢,以及精巧細致的審美傾向。
漢服主要由衣衫、裙、褲、袍、袴組成,發展至今已無階級、朝代之分。
曲裾
·左衽和右衽不可亂穿,右為陰左為陽,交領呈“y”狀為右衽,為生者服,反之左衽為逝者服。
·長短適宜:直立下擺至鞋面,過長拖地弄臟“污體”,過短則顯得局促。
漢服并不僅僅是好看,更重要的是蘊含著華夏最質樸厚重的思想。
·上衣分裁四片,寓意“四季”
·下裳分裁十二片,對應十二個月
·衣袖呈圓弧狀以應“天圓”,交領成矩以應“地方”,代表“不依規矩不成方圓”
·衣帶垂至腳踝,代表正直
·下襟齊地,代表權衡公平
·章飾紋樣,亦取自天地萬物,寓德其間
追求平和自然,與世無爭,寬厚仁愛的境界,塑造了漢服天人合一,飄逸灑脫的風格。
漢服也體現出穿著者的寬大,隨和以及包容四海的氣度。
穆穆清風至,吹我羅衣裾。
長裙連理帶 ,廣袖合歡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