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類漢服形制介紹
氅衣——漢服款式之一
【氅衣】又稱鶴氅,舊制原不縫袖,故名之曰氅也。晉代已有記載,多道家用,宋代文人好鶴氅,明代士人多作便服外套用。形制與披風相似,對襟,直領,大袖,衣襟用長帶一對系結,衣身多為淺色,領袖衣襟均施有深色緣邊,兩側一般不開衩(也有做成開衩的)。氅衣披風外形接近,有時兩者也混稱。
披風——漢服款式之一
【披風】漢服款式之一
男女皆可穿用,直領對襟,兩側開衩,衣無鑲邊,與衣同色的領緣到胸前,披風和其他便服搭配。披風和氅衣(又叫鶴氅)類似,區別是,氅衣多衣身緣邊且多數兩側不開衩。(注:披風和斗篷是不一樣的,斗篷為披在肩上的無袖外套,且斗篷非漢服為清國胡服。另,披風下擺交疊問題一直很郁悶。)
——漢服款式之一
【襖裙,或者叫 衫裙】
——上襖下裙,漢服款式之一。長袖襖衫,交領右衽,衣多為收袖口的琵琶袖。下裙多配馬面褶裙或普通褶裙。馬面裙前后共有四個裙門,兩兩重合,兩側裙幅打褶,中間裙門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稱“馬面”,上多裝飾膝襕紋樣,故也稱襕裙。襖裙的款式影響了朝鮮宮樣及中國其他民族。
對襟襦裙——漢服款式之一
【對襟襦裙】漢服款式之一。襦是一種短衣,最長到膝部,搭配間色裙或素裙。對襟襦裙特征是直領,對襟,衣袖有寬窄兩式。兩晉時期襦裙腰間可以配束帶,帶下有圍腰,是比蔽膝短的一種腰飾。
交領襦裙——漢服款式之一
【交領襦裙】漢服款式之一,即上襦下裙,交領右衽。襦裙作為漢服的主要形式,細節一直有變化,有的為深交領至腋下,袖緣很寬,袖根寬于袖口,有腰線,多認為是中衣款式。也有的為淺交領,袖根和袖口寬度一樣,為直袖,袖緣窄,有腰線,多認為是外穿的襦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