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人的定情物講究“情”而不講究“物”
定情信物在我國自古有之,不過與西方人大多以戒指、玫瑰為定情物不同,中國人在定情物上反而顯得更浪漫。
中國人的定情物講究“情”而不講究“物”,一塊玉佩、一個香囊、一束秀發,甚至一枚瓜果,都可以作為定情物,都可以表達自己對“情”的訴求。
1、正妻范兒簪
簪又稱搔頭,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定情物,也有象征“正室”尊嚴的意味。
《鼓吹曲詞有所思》寫一個女子為遠方的情人精心制作一支簪子,聽聞情人另有所愛后,她把簪子燒掉,表達不會做小三的決心。
2、玉佩——君子之情
“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玉在我國古代是君子的象征。君子講究恭敬平和,溫潤悠遠之愛,正與玉的寓意相符。
所以古代高雅從容的謙謙君子們喜歡用玉來作為定情物,顯得節制有禮,既不猴急,又不疏遠。
3、香囊——情香怡人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用絲線纏成,多種香味濃烈的中草藥細末裝入袋中。
先秦時,年輕人見父母長輩要佩戴編織的香囊以示敬意。又因為香囊是隨身之物,戀人之間也常常把它當做禮物相互贈送。
4、花椒——寓意多子
花椒是香料作物,因為多籽粒,含婚后“多子”的寓意,因此春秋時的男女有用花椒來作為定情信物的習俗。
《詩經·陳風·東門》中,就講到一個男子在舞會上收到姑娘送的一束花椒作為定情物的故事。定情時就說好將來要生很多小朋友,古人在愛情上其實也是很直白。
5、對半之物——認親證物
古裝電視劇里常有將玉佩等物件掰成兩半,各執一塊以定情的橋段。這也是古代常見的定情方式。
還有將胭脂盒拆開,將蓋子送情郎、將鏡子折成兩半、或將釵一分為二等。
古時候交通不方便,上京趕考或者什么別的遠游一趟,一去就是許多年,等回來時已是物是人非,所以這類定情物往往是尋子認親的證物。
6、同心結——糾結纏綿
花椒是香料作物,因為多籽粒,含婚后“多子”的寓意,因此春秋時的男女有用花椒來作為定情信物的習俗。
《詩經·陳風·東門》中,就講到一個男子在舞會上收到姑娘送的一束花椒作為定情物的故事。定情時就說好將來要生很多小朋友,古人在愛情上其實也是很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