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蹈老師來自臺灣,為很多歌手編過舞,非常和善。
節目播出后,負責微博發布的編輯給我打電話,說:“塵姐,節目太短了,只有10分鐘,要不你寫個完整的回憶貼吧。”我說可以,但是我明天再寫。不是因為不愿意深夜寫作,而是我想在看到其他觀眾和同袍的意見反饋后,再來寫這篇文章。首先我要感謝大家對我們的支持和理解,節目最終呈現的效果并不理想,感謝大家的包容。為什么節目有些零碎,為什么邏輯不夠連貫,為什么時間那么短,相信都是大家的疑問,接下來,我將從參與錄制的原因,錄制過程,后續思考這幾點,和大家分享我的感想,一家之言,如有不正確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也歡迎更多的朋友,參與探討。
一、參與原因
我要先和大家說說錦瑟工作室,誠如節目中所表現,錦瑟的成員,基本都是放棄了自己原本的工作,加入這個家庭的。最初成立時,是在掌柜子期家的車庫里,每天下班后,子期、好兒、美淚、玲姐和我就一起到車庫,開始了我們覺得比本職工作要更有意義的事業。其間困難辛酸在此就不多言,畢竟都一一克服了,因為支撐我們做漢服的,是一種使命感。正因這份在他人看來不切實際的使命感,讓我們拒絕了很多其他節目組的邀請,因為前期溝通時,都說“你們的衣服太素了,不華麗”“我們想要更吸引眼球,更有爆點的話題”云云。《中國夢想秀》的導演聯系子期時,我們討論后決定參加,一則夢想切合我們的初心,二則導演表示會支持我們展示真正的 和漢禮。確認參加后,導演親自來了一趟昆明,和我們確定表演內容。開始時,我們想有一個單純的走秀,像觀眾展示不同制式的常服和禮服,但是導演認為表演形式太過單一,在討論后,基于既可以展示服飾,又能展示禮儀的想法,最終確定了以唐風漢婚為表演內容,畢竟婚禮最貼近現在人們的生活。那么接下來,得說一說夢想了,我們的夢想很簡單,就是讓大眾能夠通過節目了解到漢服,了解到我們的傳統文化。但是節目組認為,這個夢想太過大,要具體一些的,所以幫我們想了一個要做一個專場表演的夢想。在此感謝一直為我們差6票沒有實現夢想而感到惋惜的朋友們,其實我們的夢想就是想展示漢服的美和文化的博大,已經圓夢,并無遺憾。
二、錄制過程
節目錄制是5月24日,我們搭乘5月22日早上7點40的飛機抵達杭州,緊接著就去到排練室開始排練。
舞蹈老師來自臺灣,為很多歌手編過舞,非常和善。看完我們的節目,表示已經很完整,并不需要什么改動,他很尊重傳統文化,和我們說:“你們的是禮儀展示,對禮儀我不是非常了解,所以就按照你們專業的來吧。這個節目我非常喜歡。”節目組要求節目時長不要超過3分鐘,舞蹈老師和導演建議,可以延長一些時間,連夜幫我們重新剪輯了音樂,非常感謝他。
第二天,5月23日,早上6點我們便起床開始化妝,那天是帶妝彩排,同時錄制了化妝的場景。因為漢服造型的特殊性,所以我們沒有請節目組的化妝老師們幫忙,自己完成了所有妝容造型,子期和我梳頭,好兒和美淚化妝。
姑娘們在忙著梳妝的時候,新郎宇韜在旁邊認真的練習著儀態動作,他從蕪湖來到昆明讀大學,喜歡寫毛筆字,喜歡演話劇。從到杭州開始就一遍一遍的練習著動作,非常用心。
還有YOYO,萌翻全場的小女孩,她是錦瑟的首席攝影師、攝影顧問耘耘眾生老師的女兒,第一次見她時,才6歲,在耘耘老師帶她參加了我們舉辦的傳統元宵活動后就愛上了漢服,愛上了傳統文化。她趴在美淚旁邊說:“美淚姐姐你好漂亮,我以后也要像你這樣。”節目里的小男孩,是我的堂弟,中越混血,在家里是小霸王,這次出來后回去乖了很多,昨天他媽媽打電話給我,說:“我們看了節目,非常開心,南南懂事了,他和我說,他知道為什么要學習了。”
帶妝彩排后,我們回到酒店已經晚上11點,大家一起討論了第二天需注意的事項,回房間休息,準備第二天以最好的狀態錄制。
5月24日,正式錄制開始,相信這一部分的內容,也是大家最想看到的。
早上9點,我們到現場開始梳妝,12點所有人員梳妝結束,接下來就在休息廳一直等待錄制,到我們錄制時,是晚上9點半。我們和導演溝通確定的節目流程是:展示漢婚禮儀,介紹漢服、禮儀和禮器,介紹美淚手里拿著的緙絲扇以呼吁大家關注傳統工藝不要讓其失傳,現場玩投壺游戲,準備了13張有故事的漢服照片。一切準備就緒,上場錄制。
因為時間關系,我們簡化了一些禮儀流程,盡管如此,在播放時還是把解纓結發這一段剪除了,很遺憾,多想讓大家了解“結發夫妻”一詞為何而來。禮儀展示后,周立波先生問晚上穿著漢服出去會不會嚇人,我回答有過這樣的經歷,正因如此我們才站在舞臺上,希望大家能夠了解這是我們的傳統服飾,可是被打斷,所以節目中大家只看到了出租車司機被嚇到的那一段講述。接著他問我們:“你們要復興文化,何以為繼。”我說“以夢想為繼。”他笑了,說:“那你們就餓死了。”所以有了后面他問漢服最貴是多少的片段,我回答中提到過漢服有不同的價位,可是節目最后剪輯只保留了婚服的價格。我試圖把交流引入到禮儀上,在現場介紹了沃盥禮、同牢合巹禮、解纓結發禮的含義,可是節目播出時剪了;我轉身拿起了禮器,美淚向觀眾介紹紋飾和唐代的審美,可是節目播出時剪了;在周先生說曳撒像洗浴中心工作服時,我和他介紹漢服的基本制式,節目播出時被剪了……而提前準備好的漢服照片,投壺等游戲在現場根本沒有機會展示。
坦白說,我在現場可以感受到周先生的一些情緒,不說排斥,起碼他對于漢服復興暫時不能夠理解,由此派生出漢服只是在作秀的想法也能夠理解,所以節目錄制進行到后面時,我們都有了一些火藥味,譬如周先生說中國的傳統文化保留最好的地方在日本和韓國,我說正因如此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在發源地大本營保留好自己的文明;周先生認為漢服已經是過去時,現在沒有必要再提及,我說我們一直的理念就是“漢服復興,衣冠先行”,服裝是載體,文化才是根本;說起黃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周先生說黃帝都已經沒了,我說可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記住,你的祖先名叫炎黃。說了那么多,我并沒有針對之意,在此也呼吁各位同袍能夠冷靜理智的看待這個問題,周先生代表的是不了解漢服的群體,他沒有刻意為難的意思,他的問題,說實話每位同袍在過往歲月里一定都被不同的人提問過,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指責,而是解釋,心平氣和的闡釋我們的觀點,修正他們的誤區,對我而言,身穿漢服,一言一行便要遵循一個“禮”字,每個人都需要一個了解認知的過程,那我們何必在開始的時候就因情緒而讓他人感到不適呢?
觀眾投票時,我們一直有些忐忑,因為節目現場不管流程還是內容都和預計的相去甚遠,票數出來,只差6票,我忽然很感動,我看到旁邊的伙伴們,也是一樣的表情,我的感動在于,我們堅持的方向沒有錯,我們希望大家因為看到漢服的美,而愿意去了解它背后承載的文化,現場的觀眾,他們大部分都沒有深入的了解過漢服,我相信,他們看到了自己的傳統服飾,原來我們也有代表著自己民族的服飾,原來華夏先賢們身穿過這樣的服飾,原來不管經歷過多少次浩劫,有過多少次斷代,總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讓傳統文化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三、后續思考
1、如何看待媒體的導向。
我認為,作為媒體人,應當有社會使命感,需要做的是引導而不是迎合,娛樂至死的年代已經過了,現在是文化回歸的時候。相信這一次節目播出后,更多的媒體會看到漢服的影響力,更會看到大家喜聞樂見的不是搞笑和娛樂,我想如果下次有同袍登上夢想秀的舞臺,節目效果會比我們要好很多。
2、如有參與其他節目錄制的同袍,我們有些經驗和大家分享。
首先,確定節目組究竟想要什么效果,只為了娛樂惡搞之類的基本就可以PASS了。有的節目組在前期溝通會說的很好,可是到了現場就開始提一些要求,這個時候大家一定要有自己的堅持和取舍。其次,參與錄制的時候,盡量不要在臺上有語言過激的情況,不要小看后期的嫁接,對方罵你一句,你回了一句,最終剪輯的效果也許就變成了是你在無禮謾罵。最后,在錄制時盡量保持冷靜和判斷,不要被主持人或嘉賓牽著鼻子走,不要被繞到他們的邏輯中。
3、宣傳推廣時的空杯心態。
不是所有人都一開始就了解傳統文化,而我們往往會犯操之過急的錯誤,就是在他人犯了概念錯誤時,應對上容易具有攻擊性。多想想,我們曾經也會把“漢服”稱作“古裝”,也會在說起“唐制漢服”時說成“唐裝”。溫和一些,再多一些耐心,選擇讓他人舒心的方式去交流。
4、何以為繼?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錄制的時候,周先生真的在現場問了三遍這個問題,感謝他,讓我真的在參加節目后也花費了不少精力在思考這個問題。我們堅信傳統文化可以回歸到大眾生活中,這是我們的初心,而初心就是不因為困難、挫折、障礙、誘惑改變自己的道路;是在所有人不知道的背后,打碎牙齒和血吞的堅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持和粉身碎骨渾不怕的堅決。不管是商業還是公益,不忘初心,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