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信很多同袍都已看過了《了不起的匠人》,片中明華堂將明制漢服帶給了更多的觀眾,進一步擴大了大眾對漢服的認知視野,這無疑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相信很多同袍都已看過了《了不起的匠人》,片中明華堂將明制漢服帶給了更多的觀眾,進一步擴大了大眾對漢服的認知視野,這無疑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我們可以在片中看到明華堂的獨具匠心,但同時也在片外看到了很多同袍的爭議。我們能夠體會到明華堂對漢服嚴謹?shù)膽B(tài)度,也能夠讀到大家對漢服身份的認同期待。
在現(xiàn)代城市化進程迅猛推進的今天,明華堂所堅持的那份慢調(diào)匠心著實令人欣賞不已。他的漢服聚焦明制,具有強烈的個色。他所愿望的,將漢服變?yōu)楫敶Y服,相信也是很多同袍的共同愿景。
為了這個目標,明華堂十年如一日全心全意地制作漢服,傾心探究明制漢服的正確形制,著力推動它的禮服化發(fā)展,其制作的實績與研究的成果都是有目共睹的。這份難得的開拓精神和嚴謹認真的匠心態(tài)度都值得我們學習。
禮服正裝定是需要極致的講究,明華堂無疑是將用料、設計、工藝都用至極致的代表。在漫長的工期里,每一道縫線,每一個圖案的設計,都是關于時間的藝術。在與世界交流的高端禮儀場合中,漢服能夠代表中華禮服被世界所熟知,讓全世界都看到漢服的美,這是極致嚴謹?shù)牧α俊?/p>
但漢服也需要走出極致,走出正式禮儀用途的束縛,才能創(chuàng)出更廣闊的空間。相信大家在街上、在拍照時遇到同袍,那一刻彼此都會感覺到親近,大家很容易就能并肩而行,快樂地交談,當大家穿著漢服在街上綻放出自信的笑容時,生活中的漢服藝術就回來了,這是漢服大眾化的力量。
那么,漢服應該主用于禮儀還是日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都希望自己的看法能夠得到他人的認可,可是遇知音終究不是易事。歷史、形制、傳統(tǒng)、創(chuàng)新、未來等,任何一個點都使?jié)h服包含了多重性的批判話題,關于它的諸多爭議,至今沒有人能夠說得清。它比任何服裝都更加容易觸動人們的心靈,引發(fā)大家的思潮。
生活經(jīng)歷的相異,教育程度的參差,文化背景的不同,人們在語言交流和理解上都難免產(chǎn)生隔膜,最終在交流中出現(xiàn)事與愿違,自是不可避免。而我們能做好的,大概便是在交流中把握好度,便是妥帖,因為道德絕對不是一味地批判他人。
在漢服這條爭議諸多的路上,其實我們都一樣,經(jīng)歷過很多辛酸,也經(jīng)歷過很多感動。很多問題都仿佛人生修煉中的一種,想要與世人達成和解,也許需要更多歲月的磨礪。這既看個人的努力,也看造化和時代的機緣,急切得不到,得到見功夫。
只是不管如何爭議,我們共同的夢想是一樣的,那便是讓漢服讓更多的人知道、了解、接受。雖面對重重困難,但我們大多數(shù)都仍保持著對理想的堅持。
城市的窗外熙熙攘攘,從車水馬龍到燈火闌珊,我們知道有了漢服,這個城市的人文風景會更加多彩。如何正確、積極、友好地向世人傳遞漢服之美,傳遞漢服的意義,這也是我們需要思考需要去做的事情。
在這條路上,愿每個人的心都能像水一樣,歷經(jīng)磨折,奔流不息,永遠保持著不懈的動力和前進的方向,能夠容納好壞,慢慢地過濾沉淀,提煉成智慧與哲思,形成溫潤的力量,才能友好地去影響他人。
還是那句話,凡事包容就好,不必收服。
漢服,它既有極致的藝術講究,進得了高端禮儀場合,它也有入世情懷,入得了人間煙火。當然,無論是哪一種,前提都是要吸引大家親近漢服,并產(chǎn)生好感!無論是追求高端、還是致力于普及大眾,無論是更加專注于明制還是魏晉風骨,在這條漢服之路上,
相信我們都終將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