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曰為深衣。曲裾深衣繞襟旋轉而下,在腰間衣衽纏裹,身后如燕尾之形,通身緊窄,長可曳地,行不露足。可為文,可為武,男女均可穿著。
曲裾
秋時自零落,春月復芬芳。
——《董妖嬈》漢·宋子侯
曲裾作為深衣的一種,在戰國至漢時頗為流行。
“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曰為深衣。曲裾深衣繞襟旋轉而下,在腰間衣衽纏裹,身后如燕尾之形,通身緊窄,長可曳地,行不露足。可為文,可為武,男女均可穿著。
曲裾的領緣較寬,衣領部分常為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錦衣九重”,每著一層衣物,便將衣領露于外,層層疊疊,華衣翩翩。
襦裙
襦裙始于漢代,終于明清之交“
小院飛花春晝長,竹陰移午上琴床。
——《宮詞》明·朱權
襖裙,是對中國古代女子上身穿襖,下身穿裙的統稱。裙襖著裝,從唐代一直至民國,明代尤為盛行。襖為有襯里的上衣,外穿于裙外。多保持著長袖通裁,兩側開衩的特征。
琵琶袖, 其造型大袖口小,腋部較窄,通體剪裁順滑,收放流暢,宛若琵琶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