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耦園住佳偶,城曲筑詩城。漢服婚照之明制婚服,拍攝于耦園!
耦園小知識:
耦園歷史很長,大約經歷了幾次毀壞幾次重建,在諸多的主人中,最能形成耦園歷史和人文意蘊的可能要數清末的安徽巡撫沈秉成了。這個人很有正氣,在安徽巡撫任上就勵精圖治一心想報效國家,任法租界道臺時,就不卑不亢很受當地人尊敬。只是相關記載太少了,令我們無從把握,也只能半真半假的猜了。可能他在仕途上并不很順利,再加上喪妻失子,心身幾乎絕望。在這種情況下,他舉家遷到蘇州以三千兩銀子買下了一個幾乎廢棄的園子“涉園”,稍加修葺便安頓下來。后來在他最不知所之之時認識了江浙才女、比他小15歲的嚴永華,并結成了伉儷。
沈秉成酷愛藏書和詩文,嚴永華也愛寫詩,至今在耦園東院的墻上還刻著這位夫人的詩:“耦園住佳偶,城曲筑詩城”。
耦同偶之意,城通成之意。可見嚴永華之才。沿著夫妻廊向前就是“吾愛亭”,相傳女主人嚴永華每日在此彈琴,亭前正對曲橋流水;“吾愛亭”的左面是“聽琴軒”,這是男主人聽女主人彈琴的地方。纏綿的琴聲就是一座傳遞愛的橋梁,沈秉成、嚴永華就在這樣的傳遞中度過了那最美麗的八年時光,使置身于花園中的每一個人都被感動。
沈秉成不得不又一次入仕,也不得不經歷如此相似的命運。在他六十八歲時,命運使和他一起顛簸多年的嚴永華走了一條和第二任夫人沈氏相同的路,他又一次身心絕望地回到耦園,修整一切,守護這愛的見證。不久也孤獨天年。
耦園相對于沈秉成而言,既是浪漫的回憶,又是此恨綿綿無絕期的長恨歌,在這個花園中,我想誰也沒有勇氣想起沈秉成最后的心情和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