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時尚的定義有千萬種,我們東方人自己的時尚又是什么呢?這答案恐怕需要你自己去發掘了,其實三千年東方人的時尚比起西方的洋派摩登更有根基底蘊。
時尚的定義有千萬種:無論是成形于法國18世紀的精致繁復的Rococo,是ChristianDior先生的日本夢--浮世繪里的小情結。
時尚總在影響和并改變著許多人。
我們東方人自己的時尚又是什么呢?這答案恐怕需要你自己去發掘了,其實三千年東方人的時尚比起西方的洋派摩登更有根基底蘊。
素有“衣冠王國”美譽的中國,服飾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我們就拿戰漢時期的兩個重要樣本來例舉,馬王堆漢墓出土帶有“三角續衽邊”衣服以及江陵馬山一號楚墓出土的一類被稱之為袍服,并且這兩種袍服都含有“曲裾”。
而到了隋唐時期,經濟文明也發展到了空前絕后的歷史階段。萬國來朝,各種文化、人種皆薈集在大唐長安。而唐代服飾藝術美學重要構成部分,不得不提的就是敦煌石窟壁畫及彩塑。
東方美學是具有“詩”性的,其中凝聚滲透著“真、善、福、樂”,中國美學的風骨,氣勢,性靈又多以動植物的生命態承現。無論是民俗畫中的石榴、蓮子、鯉魚,再或是古詩詞中的桃花、松竹,或是神仙志中的龍鳳麒麟的意象。中國美學從未脫離生命,也一直秉承以蓬勃的生命力為美。
“華夏復興,衣冠先行”上衣下裳是華夏最古老的服制,華夏民族的觀念講究尊崇傳統、不忘本初, 雖然是上下連裳,但仍然在裁制時分裁再加縫合,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含慎終追遠之意的儀式。
大國的風范,君子的精神,這是華夏,漢民族最根本的信念。炎黃血脈,黑發黃種,漢服是只有東方人才明白的傳世情懷。
漢服這種雖于滿清不幸斷代卻正在覺醒的東方藝術服飾形態,終將為世人認知歌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