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漢服的款式與體系介紹
漢服特征:
1、交領右衽:衣襟向右掩,呈字母形。它是漢服發展過程中始終保持不變的特點,因此成為了漢族的象征符號。
2、系帶暗扣:漢服最大的特點是沒有衣扣,對人體的束縛極小。漢服幾乎不用一顆紐扣,全由系帶結纓的方式穿戴。所以“系帶”和“右衽”一樣成為了漢服一個外在的顯著特點。所謂暗扣,一般用于圓領衫,其實一顆布紐。漢服的系帶并非因為古人未能發明紐扣。
3、長袖寬衣:中國古人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對于衣服亦是如此。古人認為衣服必須要“蔽體”,所有露出手和足踝都是不禮貌的,所以袖子要做到“回袖過肘”的長度。這里的“寬衣”僅是針對現代的緊身束身衣而言。長袖一般僅針對于上層社會所要求的禮制而言。
4、上衣下裳:“衣裳”這個詞語其實可以專指漢服。古人把上身穿著的襦、衫、襖等統稱為“衣”,而把下半身的穿著成為“裳”。上衣下裳”是漢服最古老且始終貫徹的服制。為表尊重傳統,后世傳承中最高級別的禮服(如冕服)都是使用這種服制。
5、瀟灑飄逸:在中國古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觀之下,漢服的審美始終在追求一種體現穿著者內在氣質的美。盡管歷經數朝,時勢潮流具變,但是“瀟灑飄逸”這四個字始終是漢服不變的審美原則。
漢服基本形制:
1、衣:上身服飾;
2、襦:短衣;
3、衫:穿在衣之外的短衣;
4、襖:較長的衣,覆蓋下身服飾,由兩層布料制成;
5、裙/裳:下身服飾;
6、袍:上下連體服飾。
除此之外,有兩個重要的儀容附件:
1、頭飾:
主要有冠冕類和巾帽類
a) 冠:以束發為主要功能的冠,主要為男子所佩戴。需要笄以固定;
b) 冕:在冠之上,加一長方形的板。常為祭祀使用;
c) 巾:由折疊縛裹而成,覆蓋頭部的結構;
d) 帽:無需束發與折疊,與現代意義的帽類似;
e) 笄或簪:用于束發的橫桿結構。
2、佩飾:
通常是玉石佩飾,常系于腰間。
漢服包括常服和禮服。漢服禮服高雅華貴,氣勢雍容,漢服常服瀟灑飄逸,如仙如云。
常服:
漢服一般在外衣之外,內襯一件白色中衣或者中單。
1、衣裳制:上衣下裙或裳
a) 襦裙:上襦為下裙所覆蓋,為襦裙;
b) 衫裙:上短衫,下裙的結構;
c) 襖裙:下裙為上襦所覆蓋,為襖裙。
2、 :特點是沿身體的對角線折疊衣裾;
b) 直裾:衣裾為垂直線條。
3、袍服制:
主要為:直裰/直身
4、袴褶制:上衣下褲,多為勞動裝
a) 短褐;
b) 短打;
5、其他重要款式
高腰襦裙:流行于唐代的特殊襦裙款式,下裙收緊于胸部。
常服若搭配以下配件,則成為半正式的禮服:
1、蔽膝;
2、氅除罩衫。
禮服:
1、玄端;
2、道袍除佛裟;
3、圓領衫除襴衫除盤領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