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翩若驚鴻,宛如游龍,漢服之美,令人沉醉。《左傳》有云:“中國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
翩若驚鴻,宛如游龍,漢服之美,令人沉醉。《左傳》有云:“中國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
但每每在熒幕上看到五十六個民族齊聚一堂,其他各族兄弟姐妹們穿著自己民族服裝盛裝出席,唯漢族同胞西裝革履,長裙禮服。常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難道漢族人就沒有屬于自己本民族的服飾?漢服的傳承竟會如此艱難?
成都女孩身著漢服在某餐廳就餐,竟被一群大學生圍攻,要求其脫掉身上的“ ”;一群熱愛傳統文化的年輕人,在某節目中向現場嘉賓展示完唐朝婚禮秀后,卻陷入導師“這是不是朝鮮服”的尬聊中····每每看到這些層出不窮的烏龍事件,讓人不由出離憤怒,日本人可以識得漢服改良后的和服,身為炎黃子孫的大學生、高精尖人士竟傻傻分不清?眾多網友紛紛批判說這是對傳統文化的不尊重!豈止如此,他們并沒有意識到導致這一現象的根源。
所謂的漢服,并非簡單的漢朝服裝,而是在歷經時代浪潮后,漢族同胞將華夏文明一點一滴融入其中的傳統服飾。中華民族自古就是禮儀之邦,享有“衣冠上國”之譽,擁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易經》有云:“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自此,這交領、右衽,廣袖飄飄,隨風輕揚就成了我族人的象征,她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漢服。她不是古裝,不是戲服,也不是cosplay,她就是我華夏衣冠,是我華夏兒女曾延續千年的服飾。她沒有在歲月的長河中被歷史淘汰,卻在經歷了滿目蒼夷的歷史和西學東漸的入侵后,漸漸被族人所遺忘,難道這數千年的文明真要就此中斷嗎?不!絕對不可以。
有一群年輕人,他們正在用自己綿薄之力傳承這千年服飾的精髓,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便是他們相互扶持的理念。
和漢服社總部有著同樣使命的一家民族企業——匯美聚合,更是直接把這種傳承精神帶到企業文化中來。
在剛過去的2017年11月,他們在人間天堂馬爾代夫,干了一件讓所有中國人都長臉的事,當300余人齊刷刷的著我漢家衣裳,在那座美麗的小島上集體亮相時,驚艷了整個島嶼,看呆了外國友人,一聲聲:“So beautiful!”、“這是漢服!”、“原來這么美!”、“太驚艷了!”、“The Chinese culture ,extensive and profound”····當這些聲音在空氣里飄蕩回旋時,民族自豪感不由而生。
對的,這才是我漢民族傳承至今的服飾,是我們的國粹,是我們文明古國的重要象征,是我們的民族之魂,是我們要傳承和發揚光大的精粹!而這家民族企業勇敢的走在了前面,成為“華夏復興,衣冠先行”的表率!
有網友評:“實際上,就今天而言,我們做的還遠遠不夠,要做的不只是從表面上復興它,更是要從它所傳承的精神和價值觀上去復興它!漢服社總部和匯美聚合,給力!讓我們為之驕傲,太贊了,這正是我們很多同袍想做卻還未做的”。
我一直有一個愿望,那便是,讓漢族文明重回我身旁。到那時,我便能驕傲的身著漢服,不再受別人異樣的目光,也不再擔心,會有人笑我癡狂。復興華夏的重任,始終擔負在我們這些千千萬萬華夏兒女的肩上!如今看來,這個愿望離我越來越近了!
國粹漢服,大美中國!經歷了三百多年的沉睡,終被喚起。十五年后的今天,這場壯舉,讓更多人重新認識中國,這是我民族固有的國粹,我們用行動告訴世人,這才是我漢民族的本色!
“著我漢家衣裳,復我禮儀之邦!”這是我們的文化,這是我們的使命,這是我們的責任!因為我們曾經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華夏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