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代楊玉環(huán)得寵時,“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有宋一代,女子的地位較之前朝有了一些變化。
唐代楊玉環(huán)得寵時,“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但這是男權(quán)社會視女子為附屬的一種表現(xiàn)。而在宋代,尤其是南宋經(jīng)濟較發(fā)達的地方,女性獲得了令人羨慕的就業(yè)機會:“京都中下之戶,不重生男,每生女則愛護如捧璧擎珠,甫長成,則隨其姿質(zhì)教以藝業(yè),用備士大夫采拾娛侍,名目不一。”(廖瑩中《江行雜錄》)這是商業(yè)社會女子地位提高的一種表現(xiàn)。舉個極端的例子,宋代有官妓,入樂籍,其身份相當于如今的公務(wù)員。
這種地位的提高,從外在來看,表現(xiàn)為宋代的女子極愛打扮,而且打扮極為講究。
北宋《東京夢華錄》:“金翠耀目,羅綺飄香。”南宋《武林舊事》:“婦人小兒,服飾華炫,往來如云”,“羅綺如云,蓋無夕不然也。”
這就是宋代女子華麗炫美真實的寫照。戴欽祥、陸欽、李亞麟在《中國古代服飾》中指出:“宋代女服要比男服款式多,服色種類也多。從宏觀上看,宋代婦女夏穿衫,冬穿襖,衣著特點是上淡下艷。上衣服色一般是淡綠、粉紫、銀灰、蔥白等,以清秀為雅;下裙服色通常是青、碧、綠、藍、杏黃等,以艷麗為美。”
配色上淡下艷,一般是同種顏色或同色系由淺到深的過渡,比如蔥白配碧色,淺粉配杏黃等,其實是相當現(xiàn)代而時尚的。
窄袖衣是宋代女子中普遍流行的一種便服。式樣是對襟、交領(lǐng)、窄袖、衣長至膝。特點是非常瘦窄,甚至貼身。由于這種服裝式樣新穎又省料,既便于行動,又突出了女性的曲線美。
這個式樣熟悉吧,現(xiàn)在很多改良自宋服的中式服裝,就是這個式樣。但這種式樣有嚴格的要求,就是穿的人必須瘦瘦瘦!
南宋周密《武林舊事》:“衣帽、金錢、釵鐲、佩環(huán)、真珠、頭須及手中所執(zhí)戲具,皆七寶為之……宮姬市娃,冠花衣領(lǐng)皆以乞巧時物為飾焉”;“元夕節(jié)物,婦人皆戴珠翠、鬧蛾、玉梅、雪柳、菩提葉、燈球、銷金合、蟬貂袖、項帕”、“關(guān)撲香囊、畫扇、涎花、珠佩”。辛棄疾“眾里尋他千百度”的,便是那么一位“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的美貌女子。
宋代女子還愛在頭上插花。
大才女李清照詞曰:“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才女張玉娘詩曰:“笑折野花輕插發(fā),欲嫌溪柳忌修眉。”
名妓嚴蕊詞曰:“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梁克家《淳熙三山志》記載:“婦女競插花,榴花為多,亦喜梧桐花。”
陳善《捫虱新話》記載:“茉莉六月六日種者尤盛,市中婦女喜簪茉莉。”
可見楊梅花、石榴花、梧桐花、茉莉花都是宋代女子所愛戴的花朵。
滿頭珠翠或鮮花,現(xiàn)在可能做不到了,但有時一個別出心裁的發(fā)飾,可以讓你增添不少光彩,但不是說“頭上長草”的發(fā)飾哦。
宋代女子貼花鈿成風(fēng),花鈿,是貼在眉間和臉上的一種小裝飾。
花鈿的材料十分豐富,有用金箔剪裁成的,還有用紙、魚鱗、茶油花餅做成的,最有意思的是,甚至蜻蜓翅膀也能用來做花鈿。如宋人陶谷所著《潸異錄》上說:“后唐宮人或網(wǎng)獲蜻蜓,愛其翠薄,遂以描金筆涂翅,作小折枝花子。”
額黃,又叫鴉黃,是在額間涂上黃色。起源于南北朝,至宋代時額黃還在流行,詩人彭汝勵歌曰:“有女夭夭稱細娘,珍珠落鬢面涂黃。”
古代已經(jīng)有了口紅,口紅也為口脂、唇脂。口脂朱赤色,涂在嘴唇上,可以增加視覺效果。宋時還流行用檀色點唇,檀色就是淺絳色。北宋詞人秦觀在《南歌子》中寫道:“揉蘭衫子杏黃裙,獨倚玉欄,無語點檀唇。”絳色點唇非常流行,以至于有一個詞牌名,就叫做《點絳唇》。
畫眉,宋代流行西域傳入的翠綠色“青雀頭黛”,晏幾道《六么令》形容:“晚來翠眉宮樣,巧把遠山學(xué)。”“遠山”是西漢初期流行的眉式,按我們今天的說法,宋代畫眉時尚是漢代時尚的復(fù)古。蘇東坡說:“成都畫手開十眉,橫煙卻月爭新奇。”其實那時的眉妝已經(jīng)不止十種了,據(jù)說宋代教坊勾欄中的女子,百日內(nèi)眉式無一重復(fù)。
喜歡化妝的女孩子,可以認真鉆研一下,說不定可以創(chuàng)造出新的妝容,比“煙熏妝”、“垂眼妝”更加美麗可愛呢。
和如今的女子一樣,宋代女子也喜愛用香水來增加自己的魅力。
“美人曉鏡玉妝臺,仙掌承來傅粉腮。瑩徹琉璃瓶外影,聞香不待蠟封開。”
流行于宋代的香水叫做“薔薇水”,其香液是從薔薇花中提煉出來的。品質(zhì)最優(yōu)的薔薇水進口自大食國,如同今日最好的香水進口自法國一樣。
“異域薔薇花氣馨烈非常,故大食國薔薇水雖貯琉璃缶中,蠟密封其外,然香猶透徹,聞數(shù)十步,灑著人衣袂,經(jīng)十數(shù)日不歇也。”(蔡絳《鐵圍山叢談》)
宋代香水香味十數(shù)日都不散,比之今日,也有過之而無不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