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量下跌是典型的莊家獲利豐厚,不計成本拋售。會不會有反彈要看莊家的成本,如果烏克蘭交易所被盜是真的,那可能會從哪里來回哪里去,因為安全性喪失了。如果不考慮這些,什么時候止跌要看莊家什么時候出完貨。止跌以后怎么走要看交易標的的內在價值。區塊鏈是好東西,比特幣可不是,另有一篇文章分析比特幣,就不羅嗦了。國家早就禁止交易了,如果是以前買的,現在還有利潤。何去何從,國家的態度很明顯了。不要和國家做對!!!
看到討論計算挖幣成本是多少的問題,我很好奇。尤其是此前一段時間比特幣價格頻頻下跌,甚至跌到50000以下,網上就驚呼熱傳比特幣已跌破挖礦成本啦!那所謂的成本價到底是如何計算出來的,我莫名奇妙。因為這挖礦成本不知到底該用什么基準或假設來計算才對呢?除了礦機折舊、耗電費用、人力成本等顯性定成本之外,還得計算挖礦難度這一明顯的隱性成本,即使如此,顯性成本之中的耗電費用,也包含兩個不一樣的隱性成本,其一是電價,難道礦場用電和一般人家庭用電一個價嗎?0.6元/度?我國一些偏遠地區的水力風力發電低至一毛到幾分錢。其二是散熱環境,因為散熱好,有利于節能和產幣,這就是為什么礦場都忙著往冷的地方搬,散熱環境的不同也大大地影響著耗電的費用。綜上所說,挖幣成本到底是多少?是不能準確計算出來的,因為不但比特幣成本因素眾多,而且各個因素還是變量。
虛擬貨幣總市值現在是六千億美元,比特幣占比在一半,就是三千億美元。從實際應用角度來看,虛擬貨幣根本就撐不起這么高市值。在1500個項目中,99%是沒有價值的空氣項目。
如果你要問有沒有泡沫,那么答案很簡單,有。但只是指出泡沫沒有什么意義。房地產有泡沫,A股有泡沫,地方債有泡沫。你看,指出泡沫很容易。難得是利用泡沫,取得自己的利益。當然這個風險很大,因為一旦踩中那99%的無價值項目,當泡沫破裂,你就會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