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一:
比如小明買了一只股票,100元每股的價格買的,買了100股共1萬元,過了幾個月股票跌了99%,變成1元每股,小明雖然虧了很多,但是沒有爆倉,只是資金縮水到100元。
操作二:
加上杠桿操作,一切就不一樣,假設小明還是1萬元資金,用這1萬元做抵押,找平臺借1萬元,總本金變成2萬元,以100元每股的價格買入200股。這種借錢來放大本金的做法,就是加杠桿。過了幾個月股票跌了50%,變成50元每股,小明虧了一半剛好1萬元,小明給平臺做抵押的資金剛好也是1萬元,平臺不會允許小明虧的錢超過抵押金,怕小明還不起,于是就在小明虧掉1萬元的時候,強行幫小明賣掉股票,這就是強制平倉。
股票賣掉剛好1萬元,又被平臺回收還給平臺。這樣小明股票也沒了,資金也沒了,一無所有,整個過程就是爆倉。
加的杠桿越大,風險也就越大。比如小明以1萬元的本金,找平臺借了9萬元,共計10萬元本金。這就是10倍杠桿。當股票下跌10%的時候,小明就虧了1萬元,平臺馬上強制平倉,賣掉剩余的股票得9萬元收回。
操作三:
加了杠桿,除了風險,隨之而來的還有高收益。小明加了10倍杠桿買的股票,假如從100元每股漲到110,漲了10%,小明賺了1萬元,是他初始本金的2倍。
那么題目的問題來了,比特幣瘋漲,為啥還有人爆倉呢?
還有一個操作是做空。做空是做多的反向操作。做多就是我們?nèi)粘YI股票、基金,低價買入,希望它漲高賣掉的做法。做多很常見,我們也天天在做,只是不知道這個名詞。
總結(jié)一下做多就是低買高賣,期望值是股票上漲。
做空剛好反過來,高賣低買,期望值是股票下跌。當小明看衰一只股票時,可以先找平臺借100股賣掉,100元每股賣掉得1萬元。等到股票跌到10元每股,小明再買100股還給平臺,花費1000元,這樣小明就凈賺9000元。整個操作就是做空。
-----------
為啥比特幣漲了,還有人爆倉,因為爆倉的都是做空的那些人。這些人找平臺借了一些比特幣賣掉,期望幣價下跌再買回去賺差價,沒想到比特幣瘋漲了。如果僅僅是做空,還不至于爆倉,關鍵就在于又加了杠桿。
總結(jié):
做多是正常操作,每天買股票、買基金都是做多。
做空是反向操作,希望股價下跌來獲取收益。
加杠桿就是通過借貸放大本金,加大了風險和收益指數(shù)。是爆倉的根本原因,如果不加杠桿,就永遠不會爆倉。
比特幣最高可以加100倍杠桿(魔都財經(jīng)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