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移動互聯網營銷上破局,就需要在充分理解移動互聯網平臺的基礎上,不斷在整體營銷方案上推陳出新。重新審視各個推廣平臺的特性,功能,特點,及其背后所代表的用戶群特性、行為,依托數據作為基礎,為目標群體畫像,畫像越是準確,方案越有針對性,也就更能抓住用戶的注意力。
一、抓住視覺——用戶都喜歡觀察“美”的事物
以80、90后為主的微信社交圈,大家都在廣泛的討論一個新詞——顏值。顏值即意味著,一個人的長相,美貌是否能引起人的注意,高顏值所帶來的高瀏覽率,牢牢的吸引了用戶們的眼球,只要長得好看,誰都愿意多看一眼。這和車展上所邀請的身材惹火的車模是一樣的,隨著散光燈的不斷閃爍,伴隨著一張張美顏曝光的還有模特背后的豪車,所以車展的各大展商在衣服的裸露程度,真空上極盡所能,衣服少到要文化部出面干預,可想而知高顏值給產品所帶來的天然高關注度。
二、抓住興趣——用戶喜歡傳播有趣的事物
反觀朋友圈,隨著微信的數據報告的不斷公開,越來越多的用戶,在朋友圈內傳播視頻,分享有趣有料的短視頻,成為用戶獲取體驗的最佳方式,在信息碎片化的趨勢下,用戶越來越沒有耐心看一篇超過140字以上的推廣軟文,軟文逐漸的失去了市場,取代這個空白的是短視頻,微廣告,這樣的廣告在興趣和槽點上快速的迎合了用戶的需求,并且減少了用戶獲取信息的時間成本和思考成本。這兩點上使得微視頻,微廣告在朋友圈內以病毒的方式,迅速傳播。
筆者和做導演的朋友探討過這個問題,很多導演發現,用戶不是不喜歡廣告,他們只是不喜歡無聊的廣告,只要廣告有趣,好笑,用戶就會自主自發的傳播,并在朋友圈內逐漸形成話題。
三、抓住成就感——用戶喜歡在社交圈中建立自我形象
2014年,一批制作簡單粗暴的H5小游戲,以現象級產品的名號,火遍的朋友圈,圍住神經貓,別踩白塊兒,2046等等,這些游戲的共同特點是牢牢抓住了朋友圈的分享分數功能,將自己的分數展示在朋友圈內,超過其他的朋友,標榜自己的技能或者智商上的優越,可以幫助用戶在朋友圈內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展示其自我特點,這樣的產品獲得了大量的用戶青睞,2015年,各大營銷公司紛紛效仿,退成出新,不斷在這個用戶需求點上深度挖掘,推出了各種測試,分享看測試結果,將這樣的游戲從用戶自主轉發,變成帶有一定強制性的擴散,在不損失樂趣的同時,增強了傳播能力,提高了朋友圈的穿透深度。
四、抓住求知欲——用戶喜歡感受到自我的進步與成長
當一些傳統的營銷方式被廣泛使用以后,用戶的體驗和審美會出現明顯的疲勞化,換句話說,直接的營銷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用戶G點了,用戶G點被明顯的提高了,這個時候,想要在傳統的營銷方式上脫穎而出,就需要滿足更加高層的用戶需求。
用戶求知欲一直作為一個痛點,被各大報刊,雜志,媒體牢牢把握住,常規手段很難以切入這些比較成熟的傳播渠道,而微信公眾號的功能則能夠很好的解決用戶的粘性問題,通過一個微信公眾的號的內容輸出,和公眾號內容質量,能夠簡單的獲得長期的有效活躍和關注度,是目前比較常用的方式。
五、抓住安全感——用戶喜歡活在他們了解的世界里
人如果和外部世界缺乏交流溝通,是會感到恐慌的,為了解除這種恐慌,人會不斷的尋找新的資訊,新聞來填充自己,這就是社會熱點傳播行為模型,很多時候,人們對社會熱點事件的吐槽,并不是單純為了吐槽,是為了證明,我還沒過時,和社會還沒有脫節,從而獲得社群從屬的安全感,網絡紅人的出現恰恰解決了,傳統資訊認知成本過高的問題,通過一個段子,或者調侃,既能夠產生有趣的效果,又能夠輕松獲得相關資訊與談資,使得各大平臺爭相退出這樣的欄目,比如,易新聞,暴走系列。這樣的方式輕松友好,生動有趣,既能娛樂大眾,又能獲取資訊新聞,而新聞資訊又為這樣的方式提供了持續的,穩定的內容來源,這才是資訊熱點營銷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