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7月3日,河科大附屬小學舉辦了以“虔奉初心不忘,方得始終;惟愿韶華不負,以夢為馬”為主題的畢業典禮暨
文化節活動,后勤集團黨委書記席慧軍、副總經理張海、王連振出席此次活動。
7月3日即農歷六月初一,這一天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叫“小半年”也稱“新麥節”,是祭祀祖宗、慶祝豐收的好日子所以當38名畢業生著漢服、遵《周禮》,向著家長和老師行禮時,一切都顯得那么莊重而又那么讓人欣喜。
小小引導員帶嘉賓們入場~
河科大附屬小學副校長兼黨支部書記張奇華擔任謝師禮的司儀。學生們踏歌而行,執父母之手,共跨龍門,寓意前途光明,宏圖大展。
張奇華副校長身著漢服擔任司儀
魚躍龍門,金榜題名!
第一禮
由 “頓首禮”開始,伏地、頓首以謝父母養育之恩。“百善孝為先”,禮從孝起,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新時代的學習之路更需要家長的參與、陪伴,以良好的“家風”育人成長。
伏拜父母
第二禮
行“天揖禮”感謝各屆通達之士。近三年來,在校領導和后勤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附屬小學從辦公條件到教學設施一一得到了改善,教室全部安裝了空調配備了多媒體設備,特別是即將完工的操場改造項目,讓附屬小學校園面貌和辦學條件再上一個臺階。
向嘉賓奉茶
第三禮
行“長揖禮”感謝為附屬小學發展奉獻青春的退休教師們,也表達了要繼承前輩先師嚴謹治學、上下求索的學問精神。
長揖之禮
向退休教師們獻禮
第四禮
由學子向老師敬獻“束脩六禮”。寓意感謝師恩的肉干、寓意業精于勤的芹菜,寓意啟竅生智的龍眼干,寓意苦心教學的蓮子,寓意早日高中的紅棗,寓意宏圖大展的紅豆,包含了所有師生之間的美好祝福。
向任課教師獻束脩六禮
吉星副校長代表全體畢業班教師以言相贈。一篇《勸讀書》,讓學生明白自己將步入更高的年級再次接受更高一級的教育,養成讀書學習的好習慣將終身受益。面對電腦、手機、游戲等等的誘惑,只有放下手機拿起書本,在讀書中豐富自己,提升自己,才能鑄就自己的燦爛人生。
吉星副校長致辭
畢業禮之后,河科大附屬小學首屆校園漢服文化節開始了。“不學詩,無以言”,詩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一位位小書童,手拿卷軸,仰首踱步,吟誦一段段經典名句,亦有太白在世之風采。“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蹈之”,長袖善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顰笑生彩,小舞蹈家舉手之間如飛天下凡,神韻十足。琵琶古箏,仙樂飄飄,帶著觀眾忽而穿越回到先秦,忽而到氣象萬千的盛唐,一次輾轉千年的文化盛宴。
顧盼身姿麗人行
正在吟誦的小書童
長袖善舞
彈唱《青花瓷》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學校對學生小學六年的培養目標確定為“能寫一手好字、擁有一項特長、能撰一篇美文、擁有一個陽光心態,養成一身良好習慣”。努力培養學生的“三種習慣”,即:像水一樣的溫文爾雅(養成文明禮貌的好習慣),像水一樣的鍥而不舍(具有熱愛閱讀勤學好問的好習慣),像水一樣的輕快活潑(開朗樂群團結互助的好習慣);“三種精神”,即:像水一樣的清澈透明(誠信精神),像水一樣的百折不撓(吃苦精神),像水一樣的有容乃大(創新精神)。
合影留念
河科大附屬小學這所有著悠久歷史而富有活力的學校,正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在自己的成長道路上,通過領導及所有師生的不懈努力,相信學校會越辦越好,許孩子們一個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