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又稱“華夏”,這一名稱的由來就與漢服有關(guān)。《尚書正義》注:“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左傳正義·定公十年》疏:“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中國自古就被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詞。
中國又稱“華夏”,這一名稱的由來就與漢服有關(guān)。《尚書正義》注:“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左傳正義·定公十年》疏:“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中國自古就被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詞。
漢服文化
日本有和服,韓國有韓服。幾千年以來,漢服一直都被老祖宗視為“國之顏面”。在漫長的幾千年時(shí)間里,漢服承載的不僅是一種生活美學(xué),更是無數(shù)中國人生活方式的延續(xù)。留住漢服,就是留住中國人的根。
禮儀天下
漢服之美
漢服,即漢族的傳統(tǒng)服飾。漢服自“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而始,止于清代“ 的服飾,倒是我們自己忘了我們自己的服飾自己的根。
漢族的民族服飾在世界幾千年以來被萬邦推崇~古人是以服飾華采之美為華;以疆界廣闊與文化繁榮、文明道德興盛為夏。從字義上來講,“華”字有美麗的含義,“夏”字有盛大的意義,連起來的確是個美好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