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語常將男子鐘情于某女子稱之為“拜倒在石榴裙下”。然人們對石榴裙的一些歷史和逸事知道的實不多。
俗語常將男子鐘情于某女子稱之為“拜倒在石榴裙下”。然人們對石榴裙的一些歷史和逸事知道的實不多。
石榴裙大概出現在六朝時期。當時詩人何思澄就在他的《南苑逢美人》詩中就寫過:“媚眼隨嬌合,丹唇逐笑兮。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用石榴來代指美女。梁元帝的《烏棲曲》中有"芙蓉為帶石榴裙"。看來"石榴裙"的典故用法,六朝的時候就有了。
不過,石榴裙聞名天下還是因為唐朝
唐朝是石榴裙的大盛時代。石榴裙真正成為貴族婦女的時尚性感服裝。
因為唐代是魏晉南北朝三百多年民族融合后的王朝,增強了少年血性,又胡漢混血,浪漫多姿。
整個唐代如萬花筒般:混血的人種,胡人夾克的服飾,健壯豐韻的女人,比較自由的婚姻,胡姬的酒店,藝妓的繁榮、尚武的精神,道教的好仙,國際的交往,貴族的社會,才華橫溢之士的涌現。
唐朝是中國人豐滿的青春時代。柳貽徵:“廣進異種者,其社會將日即盛強。”(《中國文化史》)
唐朝婦女身體上是強健的,因為他們還沒有纏足的風俗。所以她們也是性感而奔放的。她們在服飾上還沒有宋以后的拘束。她們敢于表現自己的女性之美。
豐滿的審美追求必須有相應的裙子。石榴裙正是這樣的配合。這種裙子如石榴般火紅也只有唐帝國的婦女喜歡,那是一個奔放的時代。石榴裙的輕薄透露能夠很若隱若現女性的誘惑胴體。
相比漢代服裝那種較嚴密的方式,區別明顯。它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禮教的規范。日本女性 時期,石榴裙仍然為年輕女子所鐘愛。
清代《紅樓夢》里的大段描寫,可相印證,比如提到香菱的石榴裙被弄臟了,提到一首詩“榴花開處照宮墻”預示賈元春的命運等等。
這個時候只要女子穿的紅裙都可以被美稱為“石榴裙”了。
也許正是因為石榴裙流傳久遠,后來又被作為女子裙裝的代稱,所以俗語中說男人被女子的美貌所征服,稱之為“拜倒在石榴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