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說在華夏上古文明時代,軒轅黃帝的王妃方雷氏受魚骨啟發而發明了梳。
傳說在華夏上古文明時代,軒轅黃帝的王妃方雷氏受魚骨啟發而發明了梳。
櫛比之間,梳理了最美好的年華
傳說在華夏上古文明時代,軒轅黃帝的王妃方雷氏受魚骨啟發而發明了梳。經考證,我們祖先確實遠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發明了骨頭做的原始發梳,用以梳理和挽結頭發。發展到今天,梳已經越來越多樣化了,除了具備梳發功能,有的梳采用了一些溫和養生的材質,也有了保健的功效。
梳的結構和制作雖較簡單,然而古代的能工巧匠們卻將它制作成精美的發飾,尤其是唐代的梳,制作十分講究,材料也非常豐富。常見的有用金、銀、玉、犀角等珍稀材質制作的梳。
隨著梳的工藝的發展,梳從梳發工具演變成了古代女子的發飾。唐宋時期,更加精美華貴的金銀梳篦問世。因此,插梳之風在唐宋盛極一時。近現代女子雖不普遍以梳子插髻妝飾發式,但不少少數民族女子仍沿襲了用精美考究的梳子來作發飾的習俗。
梳子依托著相思之情,也成了男女之間的定情信物。古時候,送梳子有私訂終身,白頭偕老的意思。情人們選擇在七夕送梳子定情,而這個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七夕送梳這份浪漫華夏情懷在千百年前甚至漂洋過海流傳到了韓國、日本等東方國家,七夕節送梳子的習俗也代代相傳下來。直到現在,日本一些定做木梳的老店,在七夕節仍供不應求。